雅博网

尝一尝主恩的良善:感恩之歌

2025-10-18 作者:费兰度  
来源: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

 

Psalm-348-widescreen2.png
 
        尝一尝主恩的良善:感恩之歌
 
        经文: 诗篇 34:1-22
 
        引言
 
        我发觉中国人很懂得藉着诗歌来荣耀上帝。虽然我没听懂所有歌词,但是很感恩我和妻子每晚享受你们以歌声来讚美上帝。
 
        一、当常常讚美上帝,只有上帝配得尊荣(34:1-3
 
        今天要读的诗篇,也是一首歌。这十天会读各种不同情感的诗篇。今天要读的,是一首「感恩之歌」。上帝为我们作工,而「感恩之歌」就是我们的回应。「感恩之歌」可以由群体颂唱,又或是个人颂唱。
 
有些诗篇未必有标题,但有标题的诗篇却能帮助我们理解。诗篇34篇是后者,标题是:「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,被他赶出去,就作这诗」。大卫当时在相当慌乱的状态。因为扫罗想杀他,所以他逃到非利士。由于他很害怕外邦非利士人会捉拿他,因此需要找一条逃生出路,所以就装疯了。因为他装成疯子,非利士王就让他离开,性命就得以保全。大卫视这次成功逃生为上帝怜悯的拯救,所以他就颂唱感谢上帝的拯救;我们单单看诗篇的标题便能得知这事。
 
        这篇诗篇裡虽没有提到大卫逃亡的智谋,但他因计划成功而感谢上帝;不过,关于他的计划,在诗篇裡完全隻字不提。由此可见,当我们感谢和讚美上帝,只有上帝是配得荣耀的。有时候今天的所谓感恩,其实不少是个人的自我吹嘘,所以有些教会便会规范信徒该怎样讲述感恩见证,因为很多见证往往阐述自己的事,远多于关乎上帝的事。
 
        因此,这段经文以一个宣告开始,是一个要讚美上帝的宣告。大卫决定要停下来感谢上帝。第一节:「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;讚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。」有时我们热切地恳求上帝,祷告蒙应允时,就忘记了感谢上帝。我是常常忘东忘西的人,尤其是上年纪更甚;有时为要找回锁匙、笔记,我和太太都花了很多时间去找。找到之前,我们都会祷告:「上帝啊!帮助我们,帮助我们!」我们找到,往往都忘记停下来感谢。在这诗篇,大卫决定停下来讚美上帝。这便是圣经的一个范式。
 
        唱感恩之歌
 
        你记不记得当士师底波拉带领军队打了胜仗,得胜后她便颂唱她的「感恩之歌」;这讚美歌的篇幅比描述战争胜利的更长,这告诉我们感谢和讚美是何等的重要。又好像约拿从大鱼中得救的故事,有一个很短的描述他怎样被拯救,但约拿书第二章却是一篇很长的颂歌,讚美上帝的拯救。要学习圣经的范式,就是停下来感谢上帝。
 
        「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;讚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。」「称颂」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希伯来字词,在旧约出现了327次,是「说好话」的意思。因此,大卫在这裡是说他要为上帝所做过的事说好话,且是「时时」称颂耶和华。上帝的介入提醒他上帝是配得讚美的。而他希望「时时」这样来称颂。在新约有两次教导我们要常常感谢上帝,分别是在以弗所书和帖撒罗尼迦前书。我们需要这样的操练。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让我们能常常讚美上帝。有一个牧师朋友。每天早上他会转发一首诗歌给我,每次转发一条在视频连结。我会听或者唱着这首诗歌,来开始每天我与上帝接触的时间。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的方法,但是要确保「时时称颂耶和华」。讚美上帝是每一天的操练。
 
        来到第二节:「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;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。」再次回到这个主题:我们的讚美、我们的感谢、我们的见证,不是关于自己,而是关于上帝。许多时候我们的见证都是关于自己,而不是上帝。开始时说「我讚美上帝」、「我很卑微」,不过这些引言后,大多都只是谈及自己。这样的讚美,对我们的耳朵来说,其实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。其实,这模式在现今市场行销文化颇为流行,就是超级巨星的文化,所有关于超级巨星的言行都得着称讚,直至他们行差踏错为止。他们的陷落通常是发生一宗很大的丑闻。但在基督教裡不是这样运作,我们夸耀的只是夸耀上帝。你看看新约裡的英雄人物保罗和彼得,他们不像超级巨星,没有事情能够把他们带离上帝的荣耀。
 
        把所有荣耀归上帝 -- 活得最快乐的方法
 
        假若别人称讚我们时,我们该怎么办?不要责难他们。有时候他们的讚美其实是把荣耀归给上帝的,因为我们是上帝的僕人。别人称讚我们,其实是在讚美上帝的僕人。别人称讚我们,我们可以开心;不过,别人称讚所带来的好处不能够成为我们行事为人的动机。
 
        有一位很伟大的音乐家,也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。他的名字是法兰兹·约瑟夫·海顿(Franz Joseph Haydn)。他写了一首大型神剧作品〈创世纪〉。当中有一处令人难忘的亮点,就是当唱颂「上帝说要有光」,然后再慢慢唱「就有了光」。对我来说,这是西方音乐裡最美丽的一个时刻。海顿出席〈创世纪〉的表演时,他已是一个老人家。当表演「就有了光」的部分,所有人都站起来看着海顿,同时开始欢呼。虽然他是个老人家,很难举高双手,但仍是举高双手说:「不是从我而来,不是从我而来,而是从天上来的」。要把所有荣耀归给上帝,这才是活得最快乐的方法。要避免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 ,就要讚美上帝。
 
        「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」:当我们把夸耀转归给上帝的时候,那个焦点就不在自己。耍知道我们不配得到甚麽,我们就能谦卑下来,我们开心,上帝厚赐我们很多东西,所以谦卑和喜乐连在一起。谦卑的人就是喜乐的人。在第一世纪有人觉得谦卑不是一种很令人羡慕的美德,他们看不起谦卑的人。谦卑不是说我很窝囊、我没用、我很差,那不是谦卑。谦卑是回应上帝的恩典:我不配任何事,但你看看上帝做了大工:祂兴起我,抬举我,祂让我成为祂的儿女,祂给了我工作,这就令我喜乐了。谦卑和喜乐是并行的。因为上帝把工作交付我们,我们就好好作上帝的工。
 
        当我们做得不好会沮丧。假若你只寻求地上世人的称讚,你就不能成为喜乐的人,因为总有人不喜欢你所做的。例如你唱了一首歌,许多人说「唱得真好」。然后有一个人跟你说:「我不喜欢你歌唱的方式。」你接下来一整天便会想着他所说的话。假若焦点是放在上帝,就不会担心别人的反应,反而会请他们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基督徒,成为上帝更好僕人。我们会请他们批评我们,让我们更好的服事;他们的批评也不会摧毁我们,因为我们在耶稣裡面是喜乐的。谦卑和喜乐是并行的。当明白我们不是甚麽了不起的「超级巨星」,便不会沮丧说我们甚麽都不是。上帝是奇妙的,而我们是上帝的儿女,祂兴起我们,抬举我们,我们自然感到兴奋。谦卑就是那道通往喜乐之门,使我们有力量去扶助其他人。
 
 
        群体敬拜:让人知道上帝是谁
 
        千万不要浪费心力寻找地上世人的称讚,这是愚蠢的追求,它会使你失去许多的内在美好的财富。再者,这些世间的奖赏称讚有一天也会在地上消失的。耶稣在登山宝训裡说过三次,有些人持守信仰是为给别人看的,而祂说了三次:「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」(参太6:2、5和16节)。你想得到地上的认同和称讚吗?你总会得到的,不过,你得到的奖赏只会是地上的奖赏;耶稣说这是愚昧人。你应该学习谦卑和喜乐,因你是夸耀上帝的名。
 
        第三节:「你们和我当称耶和华为大,一同高举他的名。」上帝是自有自足的,让我们的眼睛看到上帝的伟大。讚美不会使上帝更伟大,但这承认了上帝比我更加伟大。要称耶和华为大,告诉别人祂的伟大,高举祂的名,让世人知道上帝的名是何等的高!
 
        当圣经提到耶和华的名时,就是告诉我们上帝是谁,祂的本质是怎样的。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上帝太小了:遇到问题,我们不开心,觉得不能胜过引诱,因为引诱很大;受到攻击,我们灰心、想放弃;我们会用邪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,因为认为基督徒的方式没用。我们需要放大我们对上帝的认知,这是群体敬拜的一个很重要目标:让人知道上帝是谁。当我们完成敬拜时,印象应该不止知道那是个好信息或是好的敬拜,或是跟弟兄姊妹美好的团契,这些都是美好的感受,但首要知道的,是我们所敬拜的上帝是多麽的伟大。总结来说首三节就是一个宣告,告诉我们要去讚美上帝,一定要停下来做这个讚美上帝的决定。
 
        二、见证上帝的作为,讚美上帝34:4-7 
 
        第四节是上帝作为的见证,是以感恩的方式呈现出来的,我们称这篇诗篇为「感恩之歌」。虽然大卫经历了很艰难的时间,但他说:「我曾寻求耶和华,他就应允我,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」。昨天,我讲过要寻求上帝,困难的时候寻求上帝、在上帝裡面寻求答桉;这是在患难裡诚恳的祈祷。大卫遇到丧命危机:他忠心服事扫罗,但扫罗妒忌想杀他。大卫没有放弃上帝,他寻求上帝。他当然有恐惧,因为他说「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」。「恐惧」是强而有力的词语,忠心的基督徒也会面对恐惧。恐惧是真实的,不需要否认它;但对基督徒来说,恐惧是一个朋友。它警惕我们眼前的危险,带领我们去寻求上帝的帮助。藉着信靠上帝来面对恐惧,恐慌就能消除,便能有智慧回应问题了。
 
        诗篇55:22这样说:「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,他必抚养你;他永不叫义人动摇。」感到恐惧,就把你的恐惧交给上帝;大卫勇敢,但也会有恐惧。不要因你的恐惧而感到惭愧,要藉着信靠上帝来面对恐惧。
 
        大约在三十年前,在我的服事历程裡遇上了最大难关,经历一个很多分裂和痛苦的时期。作为事工领袖,我睡不着。我意识到不能继续失眠,一定要睡觉。从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,就是当我失眠时,便跟上帝说:「这是祢的重担,不是我可以负担得来的。我把它交还给祢,请祢让我安睡。」而上帝就让我安睡。要知道我们有一个特权,可把重担交託给他。大卫说他寻求耶和华,上帝就应允;这是一个感谢,也是一个见证。
 
        来到第五节,它告诉我们讚美的另一个面向。你为着你的经历而感谢上帝;但你有为着上帝是谁,为着祂的工作去讚美祂吗?你看到感恩和讚美的不同之处吗?感恩是记着上帝做过的事情,为此而感谢祂;讚美就是为着上帝是谁,为着祂的工作去讚美祂,这是一个永恆的真理 -- 我们来讚美祂。在第五节我们看到一个真理,可说是神学上的真理:「凡仰望他的,便有光荣;他们的脸必不蒙羞。」刚才说过要寻求上帝,现在大卫叫你要仰望上帝。大卫在面对困难时祷告。基于他自身的经历,他得出一个祷告的教义,这就成为一个讚美的时刻。这是甚么教义呢?仰望上帝,你就有光荣。原来在我们生命裡,最大的需要就是要看见上帝的异象。我们的困难可能很大,但当仰望上帝的时候,会见到比问题更大的东西。
 
 
        瞻仰他的荣美
 
        在诗篇27:4,这一次大卫身陷一个巨大的困难。「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华,我仍要寻求: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。」他住在耶和华的殿裡会做甚麽呢?「瞻仰他的荣美」。瞻仰上帝的时候,就看到荣美。这个世界有很多苦毒的人围绕我们:一个殴打妻子的丈夫、或一个侮辱丈夫的太太,甚至是一个不愉快的家庭。在这一切的丑恶裡,你瞻仰上帝,你就会发现上帝是荣美的;甚至有可能上帝的一些荣美会在我们的身上反映。。我们可以聚焦于问题,但也可以聚焦在上帝身上。
 
        我们面对困难,圣经裡有空间让我们表达哀伤。哀伤过后,就来瞻仰上帝。我们在上帝裡面看到了甚麽,就形成了我们的身分特性(identity)。有些人的身分是「别人都待我很差」,这是个很糟糕的世界 …… 全都是对生命负面的看法。可是第五节提到:「凡仰望他的,便有光荣;他们的脸必不蒙羞」。这个不变的真理就是大卫讚美上帝的事。仰望靠近上帝就有荣光。问题虽然依旧,但是上帝比问题更重要,结果是「他们的脸必不蒙羞」。
 
        在亚洲的文化裡,羞耻是最难受的。有很多人为了他们的失败软弱,感到很羞愧,害怕被拒绝,不安的感觉操控人的生命。作为基督徒,要把这些杂质带到上帝的面前,把自己交在上帝手中。有时候必须跟上帝挣扎一番,才能说出自己最看重的事情。但我们都是上帝所爱的:我是上帝的儿女,不需要觉得羞愧。
 
        我年轻的时候,心中有一个英雄。大概15岁时,我已希望能成为圣经教师。父亲有些关于圣经教师的书籍,我把书都读过。我心的英雄就是斯托得牧师(John Stott)。当我在神学院攻读时,知道斯托得牧师会来到我就读的神学院。(他在我到美国读神学前曾来过斯里兰卡,并与我的父母见面) 。 那次斯托得牧师来到神学院,他去那儿,我便到那儿。有一天,斯托得牧师问我:「弟兄,我是否认识你?」我跟他说:「你不认识我,不过你认识我的父母」。我告诉他我是谁。然后他拥抱我。接下来的两三天我都飘飘然;我的英雄抱着我!后来我有机会跟他同工。我发现他是很谦卑的人。如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他,他就会跟我说:「跟上帝相比,斯托得牧师算得上甚麽!」有特权每天来到上帝面前亲近祂,花时间与祂一起,这为我们的生命带来光荣,驱走耻辱。当别人羞辱我们时,我们会受到伤害。但即或别人羞辱我们,但万王之王、万主之主接纳我们。
 
        来到第六节。开首的是感恩,接着是讚美。现在来到另一个感恩,也是一个见证。「我这困苦人呼求,耶和华便垂听,救我脱离一切患难。」大卫是在说一个见证:我祷告,上帝垂听,于是感谢上帝。大卫称自己为「困苦人」,这个困苦人向上帝呼求。圣经没有说富有是一种罪,而是视它为祝福;贫困也不是诅咒。很多圣经裡的英雄都是贫困的。贫困的优点是令人较容易来信靠上帝。我们觉得所有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,但贫困的人就把所有事情都仰赖上帝。我和太太服事贫苦人大概大概四五十年,在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事情,其中一样学到的就是要祷告。因为这些人知道怎样在绝望苦难中来到上帝面前,所以在路加福音记载的「八福」裡便说:「贫穷的人有福了」(6:20)。大卫在此又作了一个见证。
 
        到了第七节,他又献上讚美。留意到当中的模式吗?见证——讚美——见证——讚美;感恩——讚美——感恩——讚美。第七节的神学真理是这样的:「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,搭救他们。」学者不太清楚「耶和华的使者」指的是甚麽。可能是天使,可能是指上帝,但我们知道有耶和华的使者为我们工作。看看诗篇91:11「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,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。」所以不论是上帝,还是天使,祂都与我们同在,祂「四围安营」;重点是要看见祂在那裡。我们往往都被自己的问题蒙蔽了,看不到上帝的同在。
 
        我们来看看以利沙感人的生命故事:他是先知,曾向以色列王预言敌对的叙利亚王的计划。叙利亚君王得知这事后,便派出大兵来捉拿以利沙。以利沙的僕人看到叙利亚军队来了,便很害怕问以利沙:「哀哉!我主啊,我们怎样行才好呢?」但是以利沙说:「不要惧怕!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。」然后「以利沙祷告说:『耶和华啊,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,使他能看见。』耶和华开他的眼目,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。」然后以利沙又求上帝「『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。』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,使他们的眼目昏迷。」(参王下 6:8-18)然后他们就安全离开。上帝与同在,但有些时候我们看不见祂。上帝没有改变,就像祂昔日与祂的民同在,祂现在亦与我们同在。今天我们就是藉着圣灵的工作来看到上帝的同在。罗马书第8章便说在软弱的时候,圣灵会进入我们的生命。
 
        三、忠心生活的建议34:8-14
 
        在罗马书8:26提到圣灵进入我们的生命,成为我们的帮助,当中提到圣灵时用了一个字,英文是Paraclete(保惠师,参约14:16和26),是来自希腊文的παράκλητος(Paráklētos)。Pará是指在我们的身边,而klētos是指被呼召的意思。παράκλητος是被呼召在我们身边的意思。(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意念)。我们需要面对生活的挑战,但是上帝的灵在我们的身边;这就是圣经的真理。
 
        接着看到很多的感恩、讚美;感恩、讚美;大卫高举上帝。第八8节:「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,便知道他是美善;投靠他的人有福了!」大卫说他经历了上帝,尝过主恩;你现在也来尝尝主恩的滋味,就会发现上帝是美善的了。我们可以去到上帝那裡,祂成为避难所,是安全的避难所。我很喜欢这样的一个画面,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小孩子,突然有狗隻追上来,且开始吠叫。孩子惊慌大叫:「妈妈啊!」然后孩子就抱着妈妈,妈妈抱起孩子,让孩子紧紧的靠近自己,说:「不要担心!我与你同在。」这也是我们与上帝一起的情景,投靠我们的主,尝尝主恩的滋味!
 
        尝尝主恩的滋味就是信靠祂,并且顺服祂。信靠而顺服上帝,就会发现祂是美善。当面对试探时,总有一个敌人说我们的不是。我可以毁谤他的,我有材料足以毁谤他的;然后我们希望「回敬」毁谤我们的人。可是圣经却说要祝福那逼 -/迫我们的人,不可以说出那些伤害人的事,因为上帝会保护我。可能我们会输掉一场小战役,但上帝会在这一切事情中作工,有一天我们就知道,这样做是值得的。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。
 
        总有一天,你会知道这样做是值得的。因为上帝是美善的。而在这些景况裡,最大的祝福便是上帝与我们同在。知道祂与我们同在,耶和华的使者与我们同在,这就是最大的祝福。
 
        活在上帝旨意之外才最可悲
 
        你们可能听过大卫·李文斯顿(David Livingston)这个名字。他是让世界得见非洲内陆的人。他是以宣教士的身分到了那裡。他目睹当时可恶的奴隶贩卖交易,便有一个想法:进到非洲内陆开通一些道路,让宣教士可以到那裡传扬福音,而那些合法的商人就能与非洲人作正当的交易,而不需要把非洲人当成奴隶来买卖。他也是上帝大大使用的其中一位信仰上的英雄,但其实他受了许多的苦。
 
        有一次他被狮子袭击,失去了一条手臂;他太太在非洲客死异乡;他经常生病;他建了一间房子,但又被火焚毁;他大部分时间孤单一人。有人问他:「你怎么能做到的?」又有人跟他说:「你为福音真的牺牲了许多!」他回答说:「牺牲?唯一的牺牲就是你活在上帝的旨意以外!」又有人问他:「你怎么可以这样生活?」他说:「因为常常在我的耳朵裡响起的都是耶稣的说话。因为祂与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李文斯顿这样说:「没有耶稣,一步也不行;但是有耶稣的话,无处不达 。」你是否愿意也来尝尝主恩的滋味?
 
        当你愿意在某些事情上遵从上帝的时候,有人会觉得你是傻瓜。有时候,你会看到人家舒适生活;他们成名了,你在读书的时候做得比他们好的,但现在却名不见经传,然后你问自己:我是不是做了正确的决定呢?但是大卫说:你尝尝主恩的滋味,你看看,你就知道上帝是美善。
 
        当李文斯顿逝世时,人们把他的心埋葬在非洲,把他的遗体运回英国,安葬在伦敦的很着名的大教堂裡。有许多人聚集来看其遗体运往大教堂。人群裡有一位李文斯顿的朋友,他们一起成长,都感受到上帝的呼召,但这位友人却拒绝上帝的呼召,经营生意。后来,他的生意失败。他送别时,脸上有泪痕,他对自己说:我看到一个漫长错误的世界。
 
        我们要信靠顺服上帝。你不顺服的话,可能会得到一些地上的祝福,但是上帝的同在比起一切地上的祝福还要大。可能今天你面对一个决定:我是否真的愿意信靠顺服上帝呢?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,且要付上代价。但我是否愿意去尝尝主恩的滋味,并要看见上帝的作为?上帝是一个信实可靠的救主。你可能需要付上代价,但是会得到从上帝而来的喜乐。这也一个人能得到的最大的财富。
 
        现在我鼓励大家有一个愿意委身的时间。上帝今天有没有跟你说话呢?要把生命完全交託给祂。你需要作出这样的决定。我给大家这个机会,真正完全得着上帝的喜悦。我们稍后会祷告,当祷告后,你若是愿意作出这样决定,请你从座位中站起来,勇敢的站起来,表达你已经作了决定:我要尝尝主恩的滋味和看看上帝的作为。
 
        四、结束祷告
 
        父上帝我们感谢祢,感谢祢把祢生命的荣耀赐给我们。我们感恩,因为纵然会经历困苦,但祢看顾我们。主啊,我们愿意全然的来到祢面前,全然的交在祢手裡,无论这是一个多麽困难的决定,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了,并且知道祢的圣灵此刻会祝福和帮助,因此,主啊,我求祢赐下勇气给所有愿意作出这重要决定的弟兄姊妹,从座位当中站起来,以表达他们的委身。因此,假若你已经准备好了要作出这个决定,请你从座位当中站起来。站起来表达你对上帝的委身。
 
        让我们一同祷告: 天父上帝,为着祢在我们生命裡所作的一切感谢祢!把每一位站立的人交託在祢手裡,让他们能够尝到和看到主祢是美善的,并且祝福那些投靠祢的人,继续牧养他们,继续帮助他们更新与祢的立约,祈求祢祝福他们。也为所有参与这聚会的弟兄姊妹祷告,上帝啊,让他们继续尝到祢的荣美,愿他们的脸能反映出主耶稣基督恩惠的荣光。奉主耶稣基督圣名而求,阿们。
 
        (注:如没有另加标明经文出处,则所有经文均採用新标点和合本。标题为速记员所加上。)
 
 
        讲员: 费兰度牧师

赞一下: ]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