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死论断的灵,乃是一生之久的内室功课

我们常不自觉地陷入论断的泥潭里不能自拔,看人眼中有刺,却不知自己眼中有梁木。(参太七3)
司布真曾严厉告诫:“我们多么容易在‘辨别’的伪装下,滑入论断的罪中!”他洞察到,论断常披着“关心”的外衣,实则是内心苦毒与骄傲的流露。
论断背后,是骄傲在作祟——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上,忘了那位真正的至高者。我们轻率断定他人,实则是僭越了属天的权柄。
登山宝训里清楚告诫:“你们不要论断人,免得你们被论断。”这不是说不辨是非,而是要求我们先除去自己生命中的杂质。当我们看清自己也不过是蒙恩的罪人,就能以怜悯代替指责,用代祷取代批评。
司布真提醒,当我们急于定他人之罪时,往往正暴露了自己需要怜悯。“你若在批评的灵里,就不是在受膏者的灵里。”真正的属灵分辨,旨在扶助跌倒者,而非定罪;是引向救赎,而非毁灭。
司布真的话如暮鼓晨钟:我们当先跪在十架前省察己心,而非站在他人生命中充当判官。
论断的根源,深藏于我们内心的幽暗之处。
其一,是潜藏的骄傲。我们藉着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,在评断中获取虚假的“属灵优越感”,仿佛自己站在了道德高地。
其二,是内心的不安。当我们对自己生命中的某些问题视而不见,便倾向于在他人身上寻找更明显的过错,以此转移对自己软弱的不安与焦虑。
其三,是掌控的欲望。我们企图扮演神的角色,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,实则是拒绝承认真正的审判者。
凡此种种动机,都背离了谦卑与爱的真理。惟愿我们俯伏在真光中,在祂的恩典中,除去我们心中论断的根。
当我们陷入彼此论断,便是容让毒根在基督身体内滋生。
这罪悄然撕裂主用宝血赎回的合一,使肢体之间相争、相爱的心渐渐冷淡。我们口吐论断的利剑,刺伤的正是人子的肋旁。更可怕的是,当我们忙于彼此定罪,实已僭越了权柄——我们竟自以为义地坐在了不属于自己的位上。
看哪,十架已立在我们中间:那担当一切过犯的,正默默注视着我们如何对待他的弟兄姐妹。在祂那测不透的怜悯前,我们一切的论断终将显为可憎的愚妄。
论断的诱惑悄然临及,我们当如何抵挡?
首先,转目向内。 当批评论断的念头升起,即刻转向己心,求光照,显明内心隐而未现的过犯。我们眼中的梁木,才是真正阻碍视线的障碍。
其次,学会闭口。 在话语出口前学会静默,让圣灵在心中做工。许多时候,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顺服。
最终,以爱代断。 当我们看见弟兄的软弱,不是定罪,而是代求;不是指责,而是伸手。因我们同是蒙恩的罪人,都需要十架上流淌的怜悯之血。
治死论断的灵,乃是一生之久的内室功课。
让我们谨记:在主里,我们互为肢体。论断撕裂身体,惟有恩典能建造。
所以,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,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。 (罗 14:13 )
【作者简介】 杨普凡牧师:雅博网作者,毕业于宏道神学院,神学学士。 持守改革宗神学立场,秉承家庭教会传统。 2007年起在北京、温州等地牧会20余年,现居温州。 著有《基督教异端史》《以此喻彼》等。 2017年开始公众号创作,以灵修辅导类文章为主要创作方向。 公众号名称:普凡见言;普凡的麦克风 本人坚信:在当下语境需要正信、原创的属灵文学激励、安慰、更新同路人,这样的文字必定可以持久造就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