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博网

三个得着位分的人

2025-08-27 作者:耶米玛  
来源: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

 

  经文:撒上16:13;徒1:15-26     

  前面我们讲到三个被废除位分的人,今天我们对应地从三个方面来看《三个得着位分的人》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50826070337.jpg

  一、大卫得了扫罗的位分

  1.大卫受膏作王代替扫罗:(撒母耳记上13:1,14)扫罗登基年四十岁;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,……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。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,立他作百姓的君,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。”

  (撒母耳记上15:27-29)撒母耳转身要走,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,衣襟就撕断了。撒母耳对他说:“如此,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,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。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,也不至后悔;因为他迥非世人,决不后悔。”

  (撒母耳记上16:1,12-13)耶和华对撒母耳说:“我既厌弃扫罗作以色列的王,你为他悲伤要到几时呢?你将膏油盛满了角,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;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,预定一个作王的。”……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。他面色光红,双目清秀,容貌俊美。耶和华说:“这就是他,你起来膏他。”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,在他诸兄中膏了他。从这日起,耶和华的灵就大大感动大卫。撒母耳起身回拉玛去了。

  扫罗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,因擅自献祭神就藉着撒母耳预言他的王位必不长久。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,立他作百姓的君代替扫罗。在亚玛力战役中,扫罗再次违背神的命令,撒母耳宣告:“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,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”战后,撒母耳一直为扫罗悲伤,神差遣他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,膏他一个儿子作王代替扫罗。在神的指示下,撒母耳用角里的膏油,在大卫的诸兄中膏了大卫作以色列的王。牧童大卫受膏,标志他已经有了王的名分,但还需要等候扫罗去世后,他才能正式登基作王。

  2.大卫受膏作犹大王:(撒母耳记下2:1-4,8-11)此后,大卫问耶和华说:“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?”耶和华说:“可以。”大卫说:“我上哪一个城去呢?”耶和华说:“上希伯仑去。”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-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,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-都上那里去了。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,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。犹大人来到希伯仑,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。有人告诉大卫说:“葬埋扫罗的是基列·雅比人。”……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,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,到玛哈念,立他作王,治理基列、亚书利、耶斯列、以法莲、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。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,作以色列王二年;惟独犹大家归从大卫。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,共七年零六个月。

  约主前1010年,就是扫罗末年,扫罗战死沙场(撒母耳记上31:1-4)后,大卫得以从非利士地回国,来到希伯仑,犹大人就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。大卫作犹大王年间,扫罗的元帅押尼珥,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,立他作以色列王治理基列等部分以色列地区,与大卫分庭抗礼,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二年.

  3.大卫受膏作以色列的王:(撒母耳记下5:1-5)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希伯仑见大卫,说:“我们原是你的骨肉。从前扫罗作我们王的时候,率领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;耶和华也曾应许你说:‘你必牧养我的民以色列,作以色列的君。’”于是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,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,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。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,在位四十年;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,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。

  扫罗的元帅押尼珥与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被谋杀后,以色列人看到扫罗家大势已去,神的旨意不能拦阻,因此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希伯仑见大卫,在那里膏大卫作以色列王。大卫在位共四十年: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,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。

  4.大卫把约柜运送到耶路撒冷:(撒母耳记下6:1-15大卫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选的人三万。大卫起身,率领跟随他的众人前往,要从巴拉·犹大将 神的约柜运来;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留名的约柜。他们将 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,放在新车上;亚比拿达的两个儿子乌撒和亚希约赶这新车。他们将 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家里抬出来的时候,亚希约在柜前行走。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华面前,用松木制造的各样乐器和琴、瑟、鼓、钹、锣,作乐跳舞。到了拿艮的禾场,因为牛失前蹄,乌撒就伸手扶住 神的约柜。 神耶和华向乌撒发怒,因这错误击杀他,他就死在 神的约柜旁。大卫因耶和华击杀乌撒,心里愁烦,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·乌撒,直到今日。那日,大卫惧怕耶和华,说:“耶和华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?”于是大卫不肯将耶和华的约柜运进大卫的城,却运到迦特人俄别·以东的家中。耶和华的约柜在迦特人俄别·以东家中三个月;耶和华赐福给俄别·以东和他的全家。有人告诉大卫王说:“耶和华因为约柜赐福给俄别·以东的家和一切属他的。”大卫就去,欢欢喜喜地将 神的约柜从俄别·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。抬耶和华约柜的人走了六步,大卫就献牛与肥羊为祭。大卫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,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。这样,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欢呼吹角,将耶和华的约柜抬上来。

  大卫定都耶路撒冷后,在那里为神的约柜预备地方,准备把约柜运来,把耶路撒冷建造成政zh i、宗教中心。但第一次运送约柜因乌撒被击杀而半途而废,大卫把约柜运送到了迦特人俄别·以东家中,约柜在那里三个月。大卫听说神赐福给俄别·以东和他的家,就按照律法所指示的方式去把约柜运了来。

  5.大卫想为神的名建造圣殿:(撒母耳记下7:1-3)王住在自己宫中,耶和华使他安靖,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。那时,王对先知拿单说:“看哪,我住在香柏木的宫中, 神的约柜反在幔子里。”拿单对王说:“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,因为耶和华与你同在。”

  当神使大卫安靖,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时,大卫想到自已住在香柏木的宫中,而神的约柜反在幔子里。就想为神的名建造圣殿。先知拿单一听是个好主意,也支持大卫建造圣殿。但神不许可大卫建殿,赐给他宝贵的《大卫之约》,应许使他的儿子所罗门建造圣殿。大卫不能为神建殿,但他带头为建殿奉献,使自已有份于神的殿。

  6.大卫在军事上的胜利:(撒母耳记下8:1-6,13-14)此后,大卫攻打非利士人,把他们治服,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 ;又攻打摩押人,使他们躺卧在地上,用绳量一量:量二绳的杀了,量一绳的存留。摩押人就归服大卫,给他进贡。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,要夺回他的国权。大卫就攻打他,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,步兵二万,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,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。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,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。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,亚兰人就归服他,给他进贡。大卫无论往哪里去,耶和华都使他得胜。……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一万八千人回来,就得了大名;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,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。大卫无论往哪里去,耶和华都使他得胜。

  大卫作以色列王年间,大卫无论往哪里去,耶和华都使他得胜。大卫打败了强敌非利士人,还有摩押人、琐巴王哈大底谢、亚兰人、以东人等,以色列渐渐成为中东的强国。

  7.大卫向众民秉公行义:(撒母耳记下8:15-18)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,又向众民秉公行义。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;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;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;西莱雅作书记;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。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。

 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年间,向众民秉公行义。16-18节记载大卫国度的行政组织,在军事上有约押作元帅,在政zh i上有约沙法作史官,在宗教上有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,还有西莱雅作书记,负责外交工作;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。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。以色列的国家体制开始制度化。神的百姓各就各位,神的国度才能“坚立”(7:16);新约的信徒也要“循规蹈矩”,才能站稳信心的脚步,“信基督的心也坚固”(西2:5)。

  8.大卫作了列王的典范:(列王纪上15:3,11)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,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,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-他的 神。……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。

  圣灵对大卫的评价是: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,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,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(列王纪上15:5)。保罗也说:“大卫在世的时候,遵行了神的旨意,就睡了(或译: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,就睡了),归到他祖宗那里,已见朽坏;惟独神所复活的,祂并未见朽坏(使徒行传13:36-37)。”大卫作了列王的典范:“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”的就是好王,否则就是坏王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6070608.jpg

  二、以斯帖代替了瓦实提王后的位分

  1.王立以斯帖为王后代替瓦实提:(以斯帖记2:1-4,15-18)这事以后,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,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,并怎样降旨办她。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:“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。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 的女院,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,给她们当用的香品。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,代替瓦实提。”王以这事为美,就如此行。……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,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,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,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,她别无所求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。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,就是提别月,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。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,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。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,立她为王后,代替瓦实提。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,又豁免各省的租税,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。

  亚哈随鲁王在怒气中废除了王后瓦实提,待王平静下来后,他恢复了理智,开始“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”,可能为当年自已鲁莽行事懊悔,但又不能更改当年废黜王后的诏书,因此侍臣提议另选新后。“王以这事为美”,因为“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,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(箴言21:1)。”为要打开犹大女子以斯帖高升的路,给百姓预备拯救的出口。故此,犹大女子以斯帖在波斯帝国众女子中脱颖而出,得成为波斯帝国的新王后,代替了王后瓦实提。这次,王因以斯帖的缘故再次给众首领和臣仆大摆筵席,举国欢庆以斯帖为后。

  2.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:(以斯帖记3:1-6)这事以后,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,使他高升,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。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,因为王如此吩咐;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。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:“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?”他们天天劝他,他还是不听,他们就告诉哈曼,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,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。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,他就怒气填胸。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;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,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,就是末底改的本族。

  “这事以后”大约是以斯帖作王后四年后,就在犹大人末底改救了亚哈随鲁王的性命后(以斯帖记2:19-23),王却抬举了犹大人的仇敌哈曼,犹太传统认为,“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”是“亚玛力王亚甲”(撒上15:8)的后裔。王使哈曼高升,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。

  以色列人可以向君王和尊贵之人行跪拜之礼(撒上24:8;创23:7),并不是偶像崇拜。但末底改却拒绝向哈曼跪拜,公然树敌,甚至不惜公开自己的犹大人身分,可能另有隐情。末底改的同僚们看见了,就问他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?他们天天劝他,但末底改还是不听,他们就告诉了哈曼。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,“他就怒气填胸”原文是“哈曼怒气”,“哈曼”与“怒气”谐音。哈曼因为恨恶末底改一人,“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”,这样匪夷所思的“怒气”,并不是一般人所有的。亚哈随鲁王发怒,也只是处理让他发怒的个别人。

  3.末底改激励以斯帖:(以斯帖记4:1-2,5-17)末底改知道所做的这一切事,就撕裂衣服,穿麻衣,蒙灰尘,在城中行走,痛哭哀号。到了朝门前停住脚步,因为穿麻衣的不可进朝门。……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个太监,名叫哈他革召来,吩咐他去见末底改,要知道这是什么事,是什么缘故。于是哈他革出到朝门前的宽阔处见末底改。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,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;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,要给以斯帖看,又要给她说明,并嘱咐她进去见王,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。哈他革回来,将末底改的话告诉以斯帖;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,说:“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:若不蒙召,擅入内院见王的,无论男女必被治死;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,不得存活。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。”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。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:“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,得免这祸。此时你若闭口不言,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,蒙拯救;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。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?”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:“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,为我禁食三昼三夜,不吃不喝;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。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,我若死就死吧!”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。

  面对灭族危机,末底改求助于已经是波斯王后的以斯帖,但以斯帖起初惧怕王的定例,不敢违例进去见王。末底改激励以斯帖:“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?”以斯帖抱定了死就死吧的决心,誓与民族共存亡,因此要末底改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,为她不吃不喝的禁食三昼三夜,以斯帖和她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。然后她违例进去见王。

  4.以斯帖请王带着哈曼赴筵:(以斯帖记5:1-7)第三日,以斯帖穿上朝服,进王宫的内院,对殿站立。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,对着殿门。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,就施恩于她,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;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。王对她说:“王后以斯帖啊,你要什么?你求什么,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。”以斯帖说:“王若以为美,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。”王说:“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。”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。在酒席筵前,王又问以斯帖说:“你要什么,我必赐给你;你求什么,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。”以斯帖回答说:“我有所要,我有所求。我若在王眼前蒙恩,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,准我所求的,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。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。”

  第三日,就是哈曼被处死的前一天,以斯帖毅然身着王后的朝服,以波斯帝国王后的身份去违例见王。喜怒无常的波斯王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那里,就向她施恩,竟然“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”,以斯帖“便向前摸杖头”,王首先赦免了她的死罪,接着应许照着以斯帖所求所要的赐给她。“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”是一个习惯用语,在亚述文学中就已经出现,(马可福音6:23)又对她起誓说:“随你向我求什么,就是我国的一半,我也必给你。”只是夸张地表示君王的慷慨,并不能按照字面解释。为了不打草惊蛇,以斯帖只是求王今日就带着哈曼赴她的筵席。在酒席筵前,王再次应许随着王后以斯帖所要的给她,以斯帖告诉王她有所求有所要,她请王明天再带着哈曼赴她所预备的筵席,她再把所求的告诉王。

  5.哈曼满心恼怒末底改:(以斯帖记5:8-14)那日哈曼心中快乐,欢欢喜喜地出来;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,连身也不动,就满心恼怒末底改。哈曼暂且忍耐回家,叫人请他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。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、众多的儿女,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,都述说给他们听。哈曼又说:“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,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。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;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,虽有这一切荣耀,也与我无益。”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:“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,明早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,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。”哈曼以这话为美,就叫人做了木架。

  哈曼不知大限已到,死期临头,反而心中快乐,欢欢喜喜地从王宫出来。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,连身也不动,就满心恼怒末底改。但这次哈曼没有马上发作,而是“暂且忍耐回家”,等着回家后与他的智囊团好好筹划。哈曼虽然拥有在波斯帝国里所能得到的一切财富、成功和权力,却因为得不到末底改一个人的尊崇,内心就被苦毒吞噬,没有任何满足和喜乐。果然,哈曼回家后,就立即开始行动,召来智囊团商议如何对付末底改,好让哈曼出口恶气。知哈曼者,莫过于他的妻子与朋友,他们不仅没有阻止哈曼行恶,反而投其所好,要哈曼立一个五丈高(大约22米)的木架,明早就去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,然后哈曼就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了。哈曼智囊团的话,正中哈曼的心意,哈曼立即叫人连夜做了木架,只等明天求王把末底改挂在其上。

  6.哈曼被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:(以斯帖记7:1-2,6-10)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。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,王又问以斯帖说:“王后以斯帖啊,你要什么,我必赐给你;你求什么,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。”……以斯帖说:“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!”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。王便大怒,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。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,就起来,求王后以斯帖救命。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,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;王说:“他竟敢在宫内、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?”这话一出王口,人就蒙了哈曼的脸。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,说:“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,现今立在哈曼家里。”王说:“把哈曼挂在其上。”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。王的忿怒这才止息。

  第二次在酒席筵前,王又问以斯帖要什么求什么,应许必照着她所要所求的给她成就时,以斯帖看到时机成熟,因此向王指认:“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!”王一听想谋害王后本族人的竟然是他的宠臣哈曼,因此便大怒,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。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,惊慌失措中起来,求王后以斯帖救命,哈曼的智慧人和妻子三次提到“败落”(6:13),正好预言了此时的场面:过去,狂傲的哈曼曾经因为犹大人末底改不肯跪拜而“怒气填胸”(3:5);现在,哈曼却懦弱地“伏在”犹大女子以斯帖的面前。而正从御园回来的王正好看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,就以为哈曼竟敢在王宫内、王面前凌辱王后,太监哈波拿把哈曼为末底改预备的木架的事告诉了王,王在盛怒中吩咐人把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,王的忿怒这才止息。

  想谋害犹大人的哈曼死了,接着,他谋害犹大人的恶谋被废除,犹大人得以转危为安,后来,哈曼抽签所得的良辰吉日就成为犹大人的普珥日,来纪念神的作为。

微信图片_20250826070903.jpg

  三、使徒马提亚代替了犹大使徒的位分

  1.马提亚代替了犹大的位分:(使徒行传1:15-26)那时,有许多人聚会,约有一百二十名,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,说:“弟兄们!圣灵藉大卫的口,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,这话是必须应验的。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,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。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,以后身子仆倒,肚腹崩裂,肠子都流出来。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,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,就是“血田”的意思。因为诗篇上写着,说: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,无人在内居住;又说:愿别人得他的职分。所以,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,就是从约翰施洗起,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,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。”于是选举两个人,就是那叫做巴撒巴,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,和马提亚。众人就祷告说:“主啊,你知道万人的心,求你从这两个人中,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,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。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,往自己的地方去了。”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,摇出马提亚来;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。

  耶稣升天后,120个门徒聚会的时候,耶稣在弟兄们中间站起来,表示他将在弟兄中作领袖。彼得向在场的众人述说犹大吊死,祭司长用犹大出卖耶稣的三十块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,就是血田,应验了诗篇上的话。因此彼得提议在他们中间要立一位与他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,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。于是选出了马提亚来;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。17节“职任”原文的意思是“服事”(林前16:15),与25节“位分”是同一个词,又被译为“职事”(20:24)、“执事”(罗12:7)。20节“职分”,原文的意思是“任务、眷顾”。

  2.五旬节马提亚和使徒一同布道:(使徒行传2:1-4,14,41-42)五旬节到了,门徒都聚集在一处。忽然,从天上有响声下来,好像一阵大风吹过,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,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,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。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,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。……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,高声说:“犹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,这件事你们当知道,也当侧耳听我的话。……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。那一天,门徒约添了三千人,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,彼此交接,擘饼,祈祷。

  五旬节圣灵降临后,使徒就都被圣灵充满,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,作了第一次布道,当天,就有三千人受洗归主,加入教会。

  3.马提亚和其他使徒一同受审:(使徒行传5:12-14,17-21,40-42)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;他们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罗门的廊下。其余的人没有一个敢贴近他们,百姓却尊重他们。信而归主的人越发增添,连男带女很多。……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,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,都起来,满心忌恨,就下手拿住使徒,收在外监。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,领他们出来,说:“你们去站在殿里,把这生命的道都讲给百姓听。”使徒听了这话,天将亮的时候就进殿里去教训人。大祭司和他的同人来了,叫齐公会的人和以色列族的众长老,就差人到监里去,要把使徒提出来。……公会的人听从了他,便叫使徒来,把他们打了,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,就把他们释放了。他们离开公会,心里欢喜,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。他们就每日在殿里、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,传耶稣是基督。

 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逼 -/迫使徒时,马提亚与其他使徒一同受审,一同受鞭打。

  4.马提亚参与按立执事:(使徒行传6:1-6)那时,门徒增多,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,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。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,对他们说:“我们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饭食,原是不合宜的。所以弟兄们,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、被圣灵充满、智慧充足的人,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。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、传道为事。”大众都喜悦这话,就拣选了司提反,乃是大有信心、圣灵充满的人,又拣选腓利、伯罗哥罗、尼迦挪、提门、巴米拿,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,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。使徒祷告了,就按手在他们头上。

  门徒增多时,问题来了,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,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。使徒们决定选举七个执事来管理饭食,马提亚与参与其中,给选出来的七执事按手祷告。

  5.马提亚和其他使徒留在耶路撒冷:(使徒行传8:1)从这日起,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 -/迫,除了使徒以外,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。

  执事同提反殉道后,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 -/迫,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,但马提亚与其他使徒继续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耶路撒冷。

  6.马提亚殉道:传统认为马提亚在传教过程中因信仰坚定而殉道,但具体细节未明确记载。也有人说,他在耶路撒冷被石头击打后斩首而死。

  结语:这三个得着位分的人都看重自已的位分,不辱使命,在自已的位分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。扫罗是以色列的第一任国王,但他属肉体的,是个不称职的王,神废除了扫罗的位分后,拣选了合神心意的大卫作以色列王代替扫罗,大卫是属灵的,是个称职的君王,给后世的王留下了典范,也成为他们的标杆。犹大女子以斯帖作王后代替了王后瓦实提的位分,在民族面临灭族的危机时,以斯帖挺身而出,在亚哈随鲁王面前地揭露了哈曼剪除犹大人的阴谋,王吩咐把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,犹大人得以转危为安,从此犹大人的历史上多了一个“普珥日。”叛徒犹大吊死后,使徒出现了缺口,在彼得的提议下,他们一同祷告神,用抽签的方式取出门徒马提亚作使徒,代替了犹大使徒的位分,补住了使徒的缺口。

【作者简介】 耶米玛,雅博网编辑,河北邯郸人,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,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。

赞一下: ]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