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博网

黎明的那道光

2025-10-02 作者:韦长安  
来源:雅博网作者我也要投稿

黎明.jpg

曾经读过莎士比亚的一句话:「不要害怕黑夜的到来,因为白天总是会出现在你的面前。」
在我们的观念里,黑夜象征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低谷、困境或艰难的时期,而白天则代表光明、转机与希望。因此这句话告诉我们,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,如同黑夜终将过去,曙光必会来临。
事实上黑夜与白天的交替,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,谁也无法阻挡。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,顺境与逆境的交替也是一种常态,纵然在黑夜里泪流不止,也会在早晨欢呼喜乐。
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些客观的规律,就不会对未知和黑暗存在任何恐惧,只需坦然面对每一天的生活。
提到莎士比亚的「黑夜与白天」,我不禁想到诗人雪莱的「冬天与春天」——「如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」诗人的这种乐观,正是来自于对生活本质的认知。
曾经听一位亲人讲到自身的经历,她说自己非常畏惧黑夜,每天晚上只要躺下来,就必须整夜开着灯。
然而她说自己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安全感,那盏彻夜亮着的灯,反而影响到睡眠质量,因此一直失眠。当夜晚没有充足的睡眠,白天就会疲惫不堪,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。
我问她为什么会惧怕黑夜,是不是因着一些比如特殊的经历?她沉默了一会儿才说,也许仅仅是因着,想逃避过去的一切。
事实上,她不只是惧怕黑夜,同时也惧怕白天:每一个白天,行走在茫茫人海当中,所有的孤独与自卑都无处遁形;每一个黑夜,又无法面对那个常常失败的自己。
我这才明白,原来那些害怕黑夜的人,其实是害怕自己、害怕孤独,甚至是害怕回忆。因此,对黑夜的惧怕,就成了思想的牢笼,让人们困顿于其中,久久无法脱身。
然而这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吗?我想到这样一首歌:「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,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;汗水凝结成时光胶囊,独自在这命运里拓荒。」
寻找,是一个动词,表明我们并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。纵然孤身行走在漆黑的夜里,我们的眼睛,也一直在渴望黎明的那道光。
那些悲观的人,只看到长夜漫漫,却不愿抬头去看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;而那些乐观的人,深信璀璨的星光也值得凝望,因为晨曦必将与它们交相辉映。
因此,让我们告诉自己,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,打破一切恐惧,我能找到答案;哪怕要逆着光就驱散黑暗,丢弃所有的负担,我们都不再孤单。

新的一天,愿黎明的那道光,照亮我们脚下的道路,也照亮我们的心灵。相信从此以后,我们的生命必将完全更新!

【作者简介】 韦长安,雅博网作者,专职牧师。1975年生于河南驻马店,自幼归主,因受父母影响,决志奉献为主传道。自中南神学院毕业后,在河南驻马店教会专职服侍至今。

赞一下: ]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