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约中提到的住棚节
经文:利23:33-43;亚14:16-19
住棚节是以色列人全年最后的一个节期,它在秋收完成后举行。所有的果实,谷子和葡萄都收积入仓了。它是为了记念以色列人在旷野中飘流的四十年,住在帐棚中。在这七天中,百姓都住在用茂密树枝搭的棚里,在神面前欢乐七日。在住棚节的第一日和第八日,都是圣安息日,要宣告圣会,什么工都不可做。住棚节预表与神同在、进入国度的欢乐。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《旧约中提到的住棚节》。
一、住棚节的条例
1.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:(利未记23:33-36)耶和华对摩西说:“你晓谕以色列人说: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,要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。第一日当有圣会,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。七日内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。第八日当守圣会,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。这是严肃会,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。
七月十五日的“住棚节”是一年农业工作的结束,古代以色列人从初熟节到五旬节收割庄稼,五旬节之后收取葡萄,收完葡萄以后庆祝住棚节。“住棚节”是“在耶和华面前守这节七日”,第八日的“严肃会”并不是住棚节的一部分,而是一年所有“耶和华的节期”(2节)的结束。这日是“节期的末日,就是最大之日”(约7:37),预表从国度进入新天新地,那时“神的帐幕在人间。祂要与人同住,他们要作祂的子民。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,作他们的神。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;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,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。坐宝座的说:‘看哪,我将一切都更新了!’”(启21:3-5)。
在主耶稣的时代,住棚节的七日每天早晨都有一位祭司提着金壶到西罗亚池子打水,常有音乐队和许多百姓高兴地跟随。祭司到西罗亚池打水,表示承认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是因为“厌弃西罗亚缓流的水”(赛8:6),所以他们要悔改仰望“以马内利”的应许(赛8:8),“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”(赛12:3)。因此,主耶稣在住棚节的“最大之日”(约7:37)宣布:“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这里来喝!信我的人,就如经上所说: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”(约7:37-38),这就是在明明地宣布:祂才是西罗亚打水的仪式中所盼望的“以马内利”(太1:23;赛8:8),也就是神与人同在。所以“众人听见这话,有的说:‘这真是那先知。’有的说:‘这是基督。’”(约7:40-41)。主耶稣的宣告,“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”(约7:39)。
2.住棚节当献的祭物:(民数记29:12-16,35-39)“七月十五日,你们当有圣会;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,要向耶和华守节七日。又要将公牛犊十三只,公绵羊两只,一岁的公羊羔十四只,都要没有残疾的,用火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。同献的素祭用调油的细面;为那十三只公牛,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三;为那两只公绵羊,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二;为那十四只羊羔,每只要献伊法十分之一。并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,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。……第八日你们当有严肃会;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;只要将公牛一只,公绵羊一只,没有残疾、一岁的公羊羔七只作火祭,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燔祭;并为公牛、公绵羊,和羊羔,按数照例,献同献的素祭和同献的奠祭。又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。这是在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同献的奠祭以外。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,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,作为你们的燔祭、素祭、奠祭,和平安祭。”
在每个节期,都有规定当向神献的祭物,住棚节也不例外,从(民数记29:12-39)列出了八天之内每天当献的祭物。神已经吩咐进入迦南后要守“住棚节”(利23:33-43),并且要献上火祭(利23:36),但12-38节才首次吩咐献祭的内容。在“住棚节”的八天里,每天不但要献上“常献的燔祭”,还要额外献上燔祭和赎罪祭。
住棚节中所献的燔祭数量特别大,因为住棚节是一年中最后的节期,预表神的永远计划完成的日子,那时全地都满溢着神的恩典,活在这丰满中的子民,都主动地向神献上自己,承认基督是主,是王。
3.住棚节的条例:(利未记23:39-40)你们收藏了地的出产,就从七月十五日起,要守耶和华的节七日。第一日为圣安息;第八日也为圣安息。第一日要拿美好树上的果子和棕树上的枝子,与茂密树的枝条并河旁的柳枝,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欢乐七日。
住棚节是“收藏了地的出产”的季节,所以又叫“收藏节”(出23:16)。“收藏”是分别之后的结果,预表神要把全地一切属神的、不属神的都分别出来。
施洗约翰很可能出生于逾越节期间(路1:8),而主耶稣是出生于六个月后的住棚节期间。主耶稣道成肉身“住在我们中间”(约1:14),原文就是“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”,这正是住棚节的“棚”所预表的。天使向牧羊人报信说:“不要惧怕!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,是关乎万民的”(路2:10),很可能就是住棚节的祝贺,因为住棚节是“耶和华的节期”(2节)中唯一能与外邦人一起庆祝的节日,它既是一个“在耶和华——你们的神面前欢乐”的大喜日子,也是一个与“寄居的”一起在神面前“欢乐”的节日(申16:14),而主耶稣是这个节日里真正的“大喜的信息”。
“棕树枝”是得胜的标志(约12:13),在住棚节的庆典中用来庆贺神带领他们出埃及(43节)。使徒约翰“见有许多的人,没有人能数过来,是从各国、各族、各民、各方来的,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,身穿白衣,手拿棕树枝”(启7:9),这异象就是天上的住棚节。那些从“大患难中出来的”(启7:14)信徒“身穿白衣,手拿棕树枝”,庆祝神的得胜。
4.要住在棚里七日:(利未记23:41-43)每年七月间,要向耶和华守这节七日。这为你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。你们要住在棚里七日;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里,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,我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。我是耶和华-你们的 神。”
七月十五日是住棚节,以色列人要住在棚里七日,纪念神带领他们祖先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。也在那里“欢乐七日”(40节),因为神“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曾使他们住在棚里”,因此“住在棚里”象征神的同在和保护。将来在天上的住棚节,“坐宝座的要用帐幕覆庇他们”(启7:15),所以“他们不再饥,不再渴;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”(启7:16),所有的苦难都已经成为过去(诗121:6)。
以色列人的七月是一个特别的月份,这个月有三个节期,除了正常周六的安息日,还有初一(24节)、初十(32节)、十五日及二十二日(39节)。七月几乎四分之一的日子都是安息日,可以称为安息月。
二、以色列人要守住棚节重申
1.守住棚节重申:(申命记16:13-16)“你把禾场的谷、酒榨的酒收藏以后,就要守住棚节七日。守节的时候,你和你儿女、仆婢,并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,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,都要欢乐。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,你当向耶和华-你的 神守节七日;因为耶和华-你 神在你一切的土产上和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要赐福与你,你就非常地欢乐。”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、七七节、住棚节,一年三次,在耶和华-你 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,却不可空手朝见。
“住棚节”又被称为“收藏节”(出23:16),在阳历九、十月间,是一年农业工作的结束,这是一个欢乐的节期,因为所有住在应许之地上的人都要欢乐。住棚节预表与神同在(利23:43)和进入国度的欢乐。“住棚节”的条例参见(利23:33-43),献祭的内容参见(民29:12-39)。同样,摩西在这里所强调的,是进入应许之地以后,每年的“住棚节”必须到“在耶和华所选择的地方”,与“儿女、仆婢,并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,以及寄居的与孤儿寡妇”一起感恩、分享和喜乐(14节)。“一切的男丁”指十三岁以上的男人。
神在出埃及的时候就已经向百姓宣告:“一年三次,你要向我守节”(出23:14),预告了神将把祂的救赎计划分成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——成就救恩:正月的逾越节、无酵节和初熟节连在一起,预表基督的受死和复活,救赎祂所拣选的人脱离死亡和罪恶。
第二阶段——建造教会:三月的五旬节预表教会的建立,基督要借着祂的身体教会,完成神向全地的计划。
第三阶段——国度显现:七月的吹角节、赎罪日和住棚节预表以色列人再次被神招聚回归,悔改信主,基督的国度临到地上。而住棚节的第八日则预告国度以后的新天新地。
2.豁免年住棚节的时候要读律法书:(申命记31:10-13)摩西吩咐他们说:“每逢七年的末一年,就在豁免年的定期住棚节的时候, 以色列众人来到耶和华-你 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。那时,你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将这律法念给他们听。要招聚他们男、女、孩子,并城里寄居的,使他们听,使他们学习,好敬畏耶和华-你们的 神,谨守、遵行这律法的一切话,也使他们未曾晓得这律法的儿女得以听见,学习敬畏耶和华-你们的 神,在你们过约旦河要得为业之地,存活的日子,常常这样行。”
“每逢七年的末一年”,是地要享受的“安息年”(25:4-6)、也是人的“豁免年”(15:1-2)。要乘百姓在圣地守住棚节的时候,重读律法,是让人在享用安息和豁免的同时,再一次学习、认识律法,好敬畏神,谨守、遵守律法,体会神就是爱,进而学习爱神爱人(太22:37-40)。律法并不是为了捆绑人、辖制人,而是让人得自由与释放(雅2:12)。古代还没有发明印刷术,书籍都是靠手抄,非常昂贵。因此,律法书由祭司保存,“祭司利未子孙和以色列的众长老”(9节)是律法书的守护者。一般人学习律法,是倚靠祭司“将这律法念给他们听”(11节),并在家中背诵、口传(6:6-9)。圣经起初是按着适合人聆听的方式来写的,所以当我们听圣经的时候,常常能比读更能抓住神要向我们发表的重点。
神的百姓每七年要宣读一次神的律法,凡是活在应许之地里的人,包括“男、女、孩子,并城里寄居的”,都要聆听、学习。不管他们经过了多少个七年,神都要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律法,才能保持“敬畏”的心,维持自己活在应许里。
三、所罗门守住棚节
(历代志下8:12-13)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上,就是在廊子前他所筑的坛上,与耶和华献燔祭;又遵着摩西的吩咐在安息日、月朔,并一年三节,就是除酵节、七七节、住棚节,献每日所当献的祭。
所罗门年轻的时候,爱耶和华,按照律法所记载的,在规定的日子,与神献祭。“一年三节”,指“除酵节、七七节、住棚节”,也就是逾越节、五旬节和住棚节,这些都是“遵着摩西的吩咐”而行的。以色列人在住棚节要“住在棚里七日”。
四、被掳归回的犹大人守住棚节
1.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:(以斯拉记3:1-5)到了七月,以色列人住在各城;那时他们如同一人,聚集在耶路撒冷。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,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,都起来建筑以色列 神的坛,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,在坛上献燔祭。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,因惧怕邻国的民,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,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,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;其后献常献的燔祭,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,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。
七月有一组重要的节期:七月初一吹角节(利23:23-25)、七月初十赎罪日(利23:26-32)和七月十五住棚节(利23:34-36)。百姓因为同心寻求神,他们“如同一人,聚集在耶路撒冷”。而神要百姓借着这三个节期,带领百姓认罪、悔改,思念神的恩典,进入与神同在的喜乐。“约萨达”是被掳前的最后一位大祭司(代上6:14-15),他的儿子“耶书亚”后来成为大祭司(该1:1),“所罗巴伯”后来成为犹大省长(该1:1)。他们起来建造神的祭坛,要向神献祭,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,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:就是按照律法的要求(民29:12-39),在住棚节的八天里献上71只公牛犊、15只公绵羊、105只公羊羔和8只公山羊。对于刚刚远道回来的百姓来说,这是不小的代价。“甘心祭”指为了向神表示感谢而献上的燔祭(利22:18)或平安祭(利22:21)。
2.以斯拉在新年宣读律法书:(尼希米记8:1-8)到了七月,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里。那时,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,请文士以斯拉将耶和华藉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带来。七月初一日,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众面前。在水门前的宽阔处,从清早到晌午,在众男女、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。众民侧耳而听。文士以斯拉站在为这事特备的木台上。玛他提雅、示玛、亚奈雅、乌利亚、希勒家和玛西雅站在他的右边;毗大雅、米沙利、玛基雅、哈顺、哈拔大拿、撒迦利亚,和米书兰站在他的左边。以斯拉站在众民以上,在众民眼前展开这书。他一展开,众民就都站起来。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 神;众民都举手应声说:“阿们!阿们!”就低头,面伏于地,敬拜耶和华。耶书亚、巴尼、示利比、雅悯、亚谷、沙比太、荷第雅、玛西雅、基利他、亚撒利雅、约撒拔、哈难、毗莱雅,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;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。他们清清楚楚地念 神的律法书,讲明意思,使百姓明白所念的。
被掳归回的犹大人聚集在水门前的宽阔处,“水门”是通往耶路撒冷东边基训泉的城门,城门前的广场可以容纳聚集的人数比圣殿更多。“请”的原文是复数,表明是百姓集体、主动“请文士以斯拉”来诵读律法。“耶和华借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书”,指摩西五经。七月初一日,是以色列人的新年,以斯拉他们以向百姓宣读律法书,好让百姓谨守遵行开始。“从清早到晌午”,读律法和听律法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同站立,表示对神和神话语的尊重,百姓认真“侧耳而听”了大约五个小时。以斯拉称颂神,众民都举手应声“阿们!阿们!”低头敬拜神。“举手”是以色列人祷告的姿势。利未人则负责给百姓讲明意思,使百姓明白律法。
3.守住棚节:(尼希米记8:13-18)次日,众民的族长、祭司,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里,要留心听律法上的话。他们见律法上写着,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,并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传报告说:“你们当上山,将橄榄树、野橄榄树、番石榴树、棕树,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,照着所写的搭棚。”于是百姓出去,取了树枝来,各人在自己的房顶上,或院内,或 神殿的院内,或水门的宽阔处,或以法莲门的宽阔处搭棚。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众就搭棚,住在棚里。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,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。于是众人大大喜乐。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,以斯拉每日念 神的律法书。众人守节七日,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。
第二天,百姓的族长以及侍奉神的祭司、利未人都聚集到以斯拉那里,为要留心听律法书上的话。他们听见律法书上,神藉着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节住棚,就吩咐百姓当上山,取来树枝,照着律法所记载的搭棚。在所罗门(代下7:8;8:13)和所罗巴伯的时代(拉3:4),百姓都守过住棚节。“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,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”,可能指这是第一次“将橄榄树、野橄榄树、番石榴树、棕树,和各样茂密树的枝子取来,照着所写的搭棚”(15节),全会众都“住在棚里”,领会“在七月节住棚”(14节)的实意。
住棚节是纪念第一次出埃及(利23:43),而重建城墙之后的这个住棚节,是纪念第二次出埃及(赛43:14-17;48:20-21)。“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书”,相当于宣告安息年。百姓按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,神喜悦,人欢喜。
五、列国剩下的人要上来守住棚节
1.与耶路撒冷争战列国人的结局:(撒迦利亚书14:12-15)耶和华用灾殃攻击那与耶路撒冷争战的列国人,必是这样:他们两脚站立的时候,肉必消没,眼在眶中干瘪,舌在口中溃烂。那日,耶和华必使他们大大扰乱。他们各人彼此揪住,举手攻击。犹大也必在耶路撒冷争战。那时四围各国的财物,就是许多金银衣服,必被收聚。那临到马匹、骡子、骆驼、驴和营中一切牲畜的灾殃是与那灾殃一般。
12-15节预言末日决战(1-5节)之后,仇敌的结局。那些攻击耶路撒冷的军队,人和牲畜突然之间都患上WENYI(12、15节)、自相残杀(13节)。四围各国的财物,就是许多金银衣服,必被犹大人收聚。这里所提到的WENYI,很像现代生化武器或核武器攻击的结果,是古人无法想象的。
2.列国剩下的人要上来守住棚节:(撒迦利亚书14:16)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,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-万军之耶和华,并守住棚节。
各国的余民来“守住棚节,表明外邦人将被接纳进圣约的恩典之中。使徒约翰看到“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,收取了地上的葡萄,丢在神忿怒的大酒榨中”(启14:19),这异象正对应于住棚节之前对葡萄的收割。正如主耶稣在天国的比喻里说:“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;收割的人就是天使”(太13:39)。
神的计划是先从初熟节到五旬节收割庄稼、拯救教会,然后收取葡萄、刑罚世人,最后庆祝住棚节、进入国度。当主耶稣再来建立千年国度的时候,住棚节是万民唯一要守的节期,那时“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,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——万军之耶和华,并守住棚节”(亚14:16)。住棚节是“耶和华的节期”(利23:2)中唯一允许外邦人参加的一个节期(申16:14),预表“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,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,并澄清的陈酒,设摆筵席”(赛25:6)。
3.不守住棚节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:(撒迦利亚书14:17-19)地上万族中,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-万军之耶和华的,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。埃及族若不上来,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;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,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。这就是埃及的刑罚和那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。
凡不上来敬拜神、守住棚节的,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。住棚节之后,就是秋雨开始的季节,如果到八月十七日还没有降下秋雨,百姓就要举行求雨祷告。这里,神特别举了埃及的例子,埃及虽然有尼罗河灌溉,但上游的青、白尼罗河也要倚靠降雨,若埃及人不肯接受神的恩典,尼罗河照样会干涸。“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”,代表拒绝接受神的恩典,因此“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”。“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”是神对“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。”
【作者简介】
耶米玛,雅博网编辑,河北邯郸人,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,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