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罗和大卫与亚玛力人的战争

经文撒上15;30章
《撒上》15章记载了扫罗作王年间与亚玛力人的一场战争,在这场战争中,扫罗因违背神的命令而失去了王位;30章记载了扫罗末年(主前1010年)大卫与亚玛力人的战争,大卫依靠神,神就使他战胜了亚玛力人,为他作犹大王奠定了基础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《扫罗和大卫与亚玛力人的战争》。
一、战争的起因不同
1.神命令扫罗去消灭亚玛力人:(撒母耳记上15:1-3)撒母耳对扫罗说:“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,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;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。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: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,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,怎样抵挡他们,我都没忘。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,灭尽他们所有的,不可怜惜他们,将男女、孩童、吃奶的,并牛、羊、骆驼和驴尽行杀死。’”
神要撒母耳对扫罗传达神的命令,撒母耳首先提醒扫罗,是神差遣撒母耳膏扫罗作王,治理神的百姓以色列人,因此扫罗理当听从神的话。耶和华神重提当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,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抵挡他们,击杀他们尽后边的人(出17:8-16)。虽然三百多年过去了,人可能忘记了,但神没有忘记。因此神要扫罗去灭尽亚玛力人所有的,不可怜惜他们,将他们所有的人口、牲畜全都杀死。因为“耶和华神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(出埃及记17:14)”。
2.洗革拉被亚玛力人焚烧:(撒母耳记上30:1-6)第三日,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。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,攻破洗革拉,用火焚烧,掳了城内的妇女和其中的大小人口,却没有杀一个,都带着走了。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那城,不料,城已烧毁,他们的妻子儿女都被掳去了。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就放声大哭,直哭得没有气力。大卫的两个妻-耶斯列人亚希暖和作过拿八妻的迦密人亚比该,也被掳去了。大卫甚是焦急,因众人为自己的儿女苦恼,说:“要用石头打死他。”大卫却倚靠耶和华-他的 神,心里坚固。
十几年后,大卫因着惧怕有一天死在扫罗手里,逃到了非利士地的迦特王亚吉那里寄居,亚吉把洗革拉赐给大卫寄居(撒上27章)。扫罗末年,就是主前1010年,非利士人去攻打以色列人,亚吉命令大卫跟随他出征,但非利士人的首领不要大卫,亚吉只好让大卫回去(29章)。大卫于第三日,回到了洗革拉。却发现城已被烧毁,亲人与财物被掳走。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看到眼前的一幕,就都放声大哭,直哭得没有气力。大卫自已的两个妻子被掳,跟随大卫的众人本来是为了安全才“逃奔非利士地”(27:1,现在反而变成一无所有、家破人亡,所以在极度的悲伤中情绪失控,将怒气发作在大卫身上,甚至要用石头打死大卫。此时大卫众叛亲离,自从逃亡以来,从未如此孤单、失败过。
二、战争的过程不同
1.扫罗违背神的命令:(撒母耳记上15:4-9)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,数点他们,共有步兵二十万,另有犹大人一万。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,在谷中设下埋伏。扫罗对基尼人说:“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,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;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,你们曾恩待他们。”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。扫罗击打亚玛力人,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,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,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。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,也爱惜上好的牛、羊、牛犊、羊羔,并一切美物,不肯灭绝。凡下贱瘦弱的,尽都杀了。
听到神的命令,扫罗就去招聚百姓在犹大支派的境内“提拉因”。亚玛力人靠近南方的犹大支派,但响应扫罗的百姓中有“犹大人一万”,只有二十分之一,而抵抗亚扪人时犹大支派占了十分之一。这次的总人数也只有21万,抵抗亚扪人时有33万(11:8)。这些可能与扫罗在吉甲失去威信有关(13:14)。基尼人是摩西岳父的后代(士1:16),他们与以色列人的关系良好。扫罗去消灭亚玛力人的时候,不忘基尼人曾经恩待以色列人的恩典,因此通知在亚玛力京城的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,恐怕将他们与亚玛力人一同杀死,基尼人就离开亚玛力人去了,但很可能因此泄漏了机密,以致许多亚玛力人提前逃脱,成为以色列人的后患(30:1)。扫罗就去击杀亚玛力人,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,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。然而,扫罗和百姓却不顾神的命令,怜惜亚甲,也爱惜上好的牛、羊、牛犊、羊羔,并一切美物,不肯灭绝。扫罗再次违背神的命令。
2.大卫打败亚玛力人:(撒母耳记上30:16-20)那人领大卫下去,见他们散在地上,吃喝跳舞,因为从非利士地和犹大地所掳来的财物甚多。大卫从黎明直到次日晚上,击杀他们,除了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之外,没有一个逃脱的。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,大卫全都夺回,并救回他的两个妻来。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,无论大小、儿女、财物,大卫都夺回来,没有失落一个。大卫所夺来的牛群羊群,跟随他的人赶在原有的群畜前边,说:“这是大卫的掠物。”
神给大卫预备了一个埃及的少年人(11-15),在他的带领下,大卫和跟随他的四百人顺利来到了亚玛力人那里,亚玛力人正在庆贺他们的胜利,因为他们从犹大地和非利士地掳来了许多财物。大卫击杀亚玛力人,只有四百骑骆驼的少年人逃脱。亚玛力人所掳去的财物、人口,大卫全都夺回,没有失落一个。跟随大卫的人不仅重新得着了他们的亲人和财物,且又得了许多意外的财物,因此转过来开始赞美大卫“这是大卫的掠物。”
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这边,有神同在的大卫战胜了仇敌;那边,失去神同在的扫罗王却战死在基利波山上(撒上31章)。扫罗的战死,意味着扫罗时代的结束,大卫的时代开始。
三、战争的结果不同
(一)扫罗的王位被废
1.扫罗的王位被废:(撒母耳记上15:10-23)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:“我立扫罗为王,我后悔了;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,不遵守我的命令。”撒母耳便甚忧愁,终夜哀求耶和华。撒母耳清早起来,迎接扫罗。有人告诉撒母耳说:“扫罗到了迦密,在那里立了纪念碑,又转身下到吉甲。”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,扫罗对他说:“愿耶和华赐福与你,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。”撒母耳说:“我耳中听见有羊叫、牛鸣,是从哪里来的呢?”扫罗说:“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;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,要献与耶和华-你的 神;其余的,我们都灭尽了。”撒母耳对扫罗说:“你住口吧!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。”扫罗说:“请讲。”撒母耳对扫罗说:“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,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?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。耶和华差遣你,吩咐你说,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,将他们灭绝净尽。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,急忙掳掠财物,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?”扫罗对撒母耳说:“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,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,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,灭尽了亚玛力人。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,取了最好的牛羊,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-你的 神。”撒母耳说:“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,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?听命胜于献祭;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。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;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。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,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。”
因着扫罗一再违背神的命令,因此神立扫罗作王后悔了,撒母耳为扫罗甚是忧愁。撒母耳清早起来,去吉甲迎接扫罗。有人把扫罗在迦密立纪念碑,庆祝这次战争胜利的事告诉了撒母耳。扫罗一见撒母耳,就赶紧告诉他扫罗遵守神的命令了。然而,扫罗掳掠来的牛羊的叫声却出卖了扫罗,撒母耳问扫罗他听见牲畜的鸣叫声是从哪里来的呢?扫罗立即把责任推诿给百姓: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,他们掳来上好的牛羊,是要给撒母耳的神献祭。撒母耳就将昨夜神给撒母耳说的话告诉扫罗,重提神要扫罗灭绝亚玛力人的命令,责备他为何不听从神的命令,急忙掳掠财物,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呢?扫罗还在为自已违背神的命令狡辩,说他实在遵守了神的命令,灭尽了亚玛力人,是百姓在所当灭的物中,取了最好的牛羊,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神。撒母耳说出了千古不变的真理:“听命胜于献祭”,也就是“顺服胜于工作”。“悖逆”原文是“背叛”,“顽梗”原文是“侮慢无礼”,两者都是不顺服的表现。“行邪术”原文是“预言、占卜”,“偶像”原文是“家中的神像”,两者都是为了操纵神明、利用神明来为自己服务。在神的眼里,“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;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”,因为自称信神、但却不肯顺服神的人,实际上就是把神当作偶像来操纵、利用。人若“厌弃”神的命令,不肯顺服神、接受神在自己身上掌权,也就不能为神掌权。扫罗的王位因此被废。
2.扫罗认罪:(撒母耳记上15:24-31)扫罗对撒母耳说:“我有罪了,我因惧怕百姓,听从他们的话,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。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,同我回去,我好敬拜耶和华。”撒母耳对扫罗说:“我不同你回去;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,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。”撒母耳转身要走,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,衣襟就撕断了。撒母耳对他说:“如此,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,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。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,也不至后悔;因为他迥非世人,决不后悔。”扫罗说:“我有罪了,虽然如此,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,同我回去,我好敬拜耶和华-你的 神。”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,扫罗就敬拜耶和华。
一听神厌弃扫罗作王,扫罗又无可推诿、不得不认罪的时候,扫罗轻描淡写地承认“我有罪了”,他把自己犯罪的原因推给“惧怕百姓”,是因“惧怕百姓”才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撒母耳的话,扫罗惧怕百姓胜过了怕神,就在扫罗如此看重的王位被废的时候,扫罗依然看重自已的面子,求撒母耳赦免他的罪,同他回去,他好在众人面前敬拜耶和华。撒母耳不愿意同扫罗回去,是因他厌弃耶和华的命令,耶和华也厌弃他作以色列的王。就在撒母耳转身要走的时候,扫罗赶紧用力扯住他外袍的衣襟,由于扫罗用力太大,衣襟都撕断了。撒母耳藉衣襟被撕断的事告诉国度与扫罗断绝了,也告诉扫罗神已经将国赐与比他更好的人,就是大卫。既然神已经厌弃扫罗,撒母耳就不能再与他继续交往,免得这种交往被认为是神继续与扫罗同在。为了争取撒母耳与他同去,使撒母耳在百姓面前抬举他,扫罗不得不再次承认“我有罪了。”在扫罗的强求下,撒母耳才转身跟随扫罗回去,扫罗就敬拜神,但神已经不悦纳他。
3.撒母耳杀死亚甲:(撒母耳记上15:32-33)撒母耳说:“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。”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,心里说,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。撒母耳说:“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,这样,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。”于是,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。
扫罗不肯杀死亚玛力王亚甲,撒母耳吩咐人把亚甲带来,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撒母耳面前,他以为死亡的苦难过去了。撒母耳却告诉亚甲既然用刀使妇人丧子,杀人流血,因此他也要叫亚甲的母亲饱尝丧子之痛,撒母耳就在吉甲把亚甲杀在耶和华面前,完成了扫罗和百姓没有完成的任务,成就了神的旨意。
(二)大卫作了犹大王
1.为以色列定下律例典章:(撒母耳记上30:21-25)大卫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、留在比梭溪的二百人那里。他们出来迎接大卫并跟随的人。大卫前来问他们安。跟随大卫人中的恶人和匪类说:“这些人既然没有和我们同去,我们所夺的财物就不分给他们,只将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,使他们带去就是了。”大卫说:“弟兄们,耶和华所赐给我们的,不可不分给他们;因为他保佑我们,将那攻击我们的敌军交在我们手里。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?上阵的得多少,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;应当大家平分。”大卫定此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,从那日直到今日。
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来到比梭溪时,有二百人疲乏,不能过比梭溪,就留在那里。大卫却带着四百人往前追赶。虽然大卫的兵力少了三分之一,但大卫相信争战的胜败不在乎人多人少(撒上14:6),只有有神的同在,就可以取得争战的胜利。战争胜利后,大卫一行到了那疲乏不能跟随的二百人那里,他们出来迎接大卫,大卫也向前问他们的安。但跟随大卫中的恶人和匪类,觉得这些人没有和他们同去与亚玛力人争战,所夺取的财物不可分给他们,只把他们各人的妻子儿女给他们就够了。大卫却不肯依从恶人和匪类,因为他知道,“上阵的得多少,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”这个规矩早在律法里就已经规定(民31:27),大卫深知,他所得的都是神赐给他们的,是神把敌军交在他们手里,因此不可不分给那些人。“这事谁肯依从你们呢?”大卫不肯依从恶人和匪类,定下“上阵的得多少,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”这个规矩,作为以色列的律例典章。
2.大卫与他人分享胜利的果实:(撒母耳记上30:26-31)大卫到了洗革拉,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,说:“这是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,送你们为礼物。”他送礼物给住伯特利的,南地拉末的,雅提珥的;住亚罗珥的,息末的,以实提莫的;住拉哈勒的,耶拉篾各城的,基尼各城的;住何珥玛的,歌拉珊的,亚挞的;住希伯仑的,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。
大卫打败亚玛力人后回到洗革拉,他没有独自享受战利品,而是从掠物中取出来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,告诉他们这是神从仇敌那里夺来的,所以送给他们作礼物,让他们与他一同分享胜利的果实,可见大卫是个懂得感恩与分享的人,他因感谢神的恩典而与他人分享。27-31节的地名都是犹大和西缅的城邑,位于希伯仑的南方,是大卫逃亡时常去的地方,可能他们都支持过大卫。后来,犹大家一直是大卫家坚定的支持者:(列王纪上12:17,20)惟独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,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。……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,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,立他作以色列众人的王。除了犹大支派以外,没有顺从大卫家的。
3.大卫作了犹大王:(撒母耳记下2:1-4a)此后,大卫问耶和华说:“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?”耶和华说:“可以。”大卫说:“我上哪一个城去呢?”耶和华说:“上希伯仑去。”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-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,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-都上那里去了。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,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。犹大人来到希伯仑,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。
亚玛力人火烧洗革拉,使得大卫无安身之处;大卫打败亚玛力人,为他作犹大王奠定了基础。当大卫得知扫罗战死的消息后,逼 -/迫他的人没有了,他求问神可以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?神指示他可以,大卫就照着神的指示来到了希伯仑,在那里作了犹大王。
结语:当神命令扫罗去消灭亚玛力人的时候,扫罗却违背了神的命令,虽然战争胜利了,但神却废除了他的王位。而神藉着亚玛力人焚烧洗革拉,带出了大卫与亚玛力人的战役,在这场战役中,神与大卫同在,使他打败了亚玛力人,为他离开洗革拉,作犹大王奠定了基础,神的应许在一步步兑现。扫罗因违背神的命令失去王位,而大卫因遵守神的命令得到了王位,他才是以色列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任君王。
【作者简介】
耶米玛,雅博网编辑,河北邯郸人,1999年8月20日受洗归主,2000年开始侍奉到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