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成功的基督徒
2025-10-29
作者:唐蒂兄
来源:作者原创我也要投稿

有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教分数时,请了一名学生来做示范,老师问这位同学说:“假如你家有六口人,现在一起来分一个西瓜,请问每人该吃几分之几?”
这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:“五分之一。”
老师诧异地问道:“六个人分一个西瓜,怎么每人吃五分之一呢?”
于是,学生解释道:“因为妈妈总把她的那份留给我们,自己却不吃。”
这个答案显然不是数学上的正确回答,但却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。于是就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: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?
是功成名就?还是财富地位?或者像这位同学的妈妈一样,因着爱而甘愿舍己?
在圣J的教导中,我们看到S对人有两个要求:生活要良善,工作要忠心。
这也对应了创造之初,S的两个心意:按自己的样式造人(良善的生活),让人管理万物(忠心的工作)。
然而,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,我们却常常不能两全:有人在生活上良善,但在工作上却马马虎虎;有人专注于工作,而待人却冰冷刻薄。
法国文豪大仲马就是这样的例子:他的文学作品流芳百世,但他的个人生活却是混乱不堪。
有这样的一个故事:
有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,他们在当时相当于律法家。他们发现了一个行淫的妇人,于是把妇人带到夫子面前,意思是要来试探夫子,他们说:“摩西的律法记载,行淫的要用石头打死,你说该怎么办她呢?”
夫子知道他们心怀不轨,并没有立刻指责他们,而是弯腰在地上画字,然后慢悠悠的说道: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檌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。”
于是,周围的人从老到少一个个都离开了。
众人走后,夫子对妇人说:“我也不定你的檌,去吧!从此不要再犯檌了。”
在这个故事中,我们看到两种不同的生命:
文士和法利赛人心中装满律法,专看别人的过错,然后用律法去定别人的檌;而夫子心中充满恩典,并且因着爱给人悔改的机会。恩典的根源是爱。
保罗弟兄也曾向哥林多的人诠释爱的定义,指出:
爱是恒久的忍耐、又有恩慈;爱是不嫉妒、不自夸、不计算人的恶……
爱的本质是舍己,如同文章开头那位不吃西瓜的母亲,因为爱家人,所以甘愿放弃自己的那份。
但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裂,都是由于“爱自己”胜过爱别人。
而真正的爱是使人超越自我:就像母亲不会嫉妒女儿的美貌,父亲不会嫉妒儿子的成就。因为爱里没有自己。
另一方面,S对工作的要求是:忠心胜过结果。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:
一、职责重于性命
年少的大卫给父亲放羊,有时候会有狮子或熊来叼走羊羔,大卫竟不惜个人安危,与狮子搏斗,保护自己的羊。在他眼中,羊的安危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。
在阿拉斯加有这样一个男人,他妻子因难产而离世,于是他一个人抚养婴儿,他训练了一只狗照顾孩子。有一次他外出遇到暴雪,一夜未归,第二天回家时,他见狗的满嘴都是血,婴儿却不见了踪影,他以为婴儿被狗吃了,于是他愤怒地举起斧头劈向那只狗。
男人后来才发现,狗是为保护床下的婴儿,与恶狼搏斗,嘴上的血也是从狼身上咬出来的。他十分后悔,并厚葬了这只狗。
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,忠心的本质是:视职责高于自身安危。
二、持之以恒不放弃
居里夫人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,最终炼出了镭元素。
忠心的人遇到挫折不会轻易灰心,即使失败了,也会重新开始。正如夫子教导说要“常常祈祷,不可灰心。”
三、坚守岗位不动摇
日本有座火车站立着一只小狗的铜像。
在二战期间,有一只狗每天接送主人上下班,后来主人在东京空袭中遇难,但小狗仍旧每天按时到站等候,直到最终饿死。当地人被这只狗的忠诚所感动,于是立了小狗的像以表纪念。
忠心就是不管环境如何,始终能够持守使命。
四、按S的标准,非世俗眼光
有一个财主到会堂投了大量银子在奉献箱,他就看不起旁边投两个小钱的穷寡妇,但夫子却说寡妇投的比众人的都多,因为“她投的是她一切养生的。”
所以,S不看重奉献多少,而看人是否尽力。
先知耶利米传道四十年,百姓仍旧不悔改。人看他是失败的,S却看他忠心,因为在S眼中,尽心尽力就是成功。
好啦,说了这么多,那么如何才能活出成功的人生呢?既要有良善的生活,又要有忠心的工作,似乎真的很难做到呢!
的确,人靠着自己真的很难做到:
想要谦卑,却忍不住自夸;想要忍耐,一被冒犯就爆发;想要忠心,遇困难就灰心……
夫子说:“我的轭是容易的,担子是轻省的。”其中的关键就在于“同负一轭”——不是独自挣扎,而是让基Du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作工。
美国黑人科学家卡尔博士通过花生提炼出200多种产品,当他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,他说:“因为我认识造花生的S。”
没错,认识S,就是得着智慧的源头。
真正成功的基督徒,是那些接受基督生命的人:让基督的爱充满,自然活出良善;让基督的力量扶持,自然持守忠心。
这不是靠己力挣扎,而是与他同工、与他同负一轭的旅程。
[ 赞一下: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