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博网

活出以神为中心的喜乐人生

2025-11-05 作者:龙山  
来源:灵修自创我也要投稿

微信图片_20251104054630_386_213.jpg

  引言:一个常被误解的真理

 
  “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爱世界,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。”(约翰一书2:15)这节经文,连同耶稣关于“积攒财宝在天上”的教导,常常在教会中被强调。然而,若理解偏颇,这宝贵的真理极易演变为一种苦毒、消极的“厌世主义”:否定一切物质享受,视金钱为罪恶,将爱情与家庭视为属灵追求的拖累,仿佛唯有过着清心寡欲、与世隔绝的苦修生活,才算是虔诚。
 
  这种解读,不仅让非信徒对基督教望而却步,更让许多信徒背负上沉重的律法枷锁,活在罪咎与喜乐缺失的阴影中。这绝非神的心意。本文旨在回到圣经的整体启示,澄清“不爱世界”的真谛,探寻一条“以神为首,享用世界”的平衡之道,活出在世却不属世的喜乐人生。
 
  一、厘清概念:“世界”的双重面孔
 
  误解的根源,往往在于对“世界”一词的片面理解。圣经中的“世界”至少有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:
 
  1.神美好的创造界:这是指神亲手所造的宇宙万物及其秩序。创世记第一章反复强调“神看着是好的”,最终是“都甚好”。这包括了壮丽的山川湖海、美味的食物、动人的艺术、真挚的友谊、甜美的爱情以及人类的文化与工作。这一切都是神赐给人类的普遍恩典,为要让我们享用并感恩。耶稣自己也曾参加婚宴并变水为酒,肯定人世间的喜乐。
 
  2.敌挡神的堕落体系:这里的“世界”指的是因人类犯罪而堕落的那个价值体系、思维模式和权势,它由那恶者掌管(约一5:19)。这个“世界”的核心表现是“肉体的情欲、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”(约一2:16)。它鼓励的是无节制的贪欲、物质的崇拜、虚荣的攀比和自我的中心。
 
  因此,神命令我们“不要爱世界”,绝非命令我们憎恨祂美好的创造,而是警告我们不可效法并沉迷于那个背离神、以自我为中心的堕落价值体系。我们要拒绝的是“世界的灵”,而非世界本身。
 
  二、平衡的基石:神是爱的源头 也是喜乐的神
 
  一切神学反思都必须建立在神的属性之上。我们的神是一位丰盛、慷慨、乐于赐予的神。雅各书1:17说:“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,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。”美食、爱情、音乐、学识、工作的成就感,这些都是美善的恩赐。
 
  神的心意绝不是要剥夺这些,而是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——即以祂为中心的方式——来享受这些。当祂成为我们生命的首位时,这些恩赐才会回归其本位:它们不再是偶像,而是神爱的延伸,是引导我们更感谢祂、更爱祂的渠道。一个父亲给孩子礼物,是希望孩子快乐,而不是希望孩子只爱礼物而忘记父亲。同样,神赐我们万物,是希望我们在享用中体会祂的爱,而不是让我们拜物而忘神。
 
  苦修主义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一种错误的上帝观,认为神是严厉的监工,以人的痛苦为乐。但这与十字架上舍己的爱完全相悖。耶稣说:“我来了,是要叫羊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。”(约10:10)这丰盛的生命,自然包括了在基督里那超越环境的、深刻的喜乐与平安,也包含了在感恩中享受生活的基本权利。
 
  三、实践之路:活出“分别为圣”的智慧生活
 
  那么,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活出这种平衡呢?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:
 
  1.凡事为荣耀神而行:这是最高的准则。“所以,你们或吃或喝,无论做什么,都要为荣耀神而行。”(林前10:31)当我们享用美食时,可以为此感谢,并以健康的身体服事神;当我们工作时,可以视其为神圣的呼召,尽职尽责;当我们享受爱情婚姻时,可以活出基督与教会之爱的见证。这样,世俗活动就转化为属灵的敬拜。
 
  2.持守“先求神的国”的优先次序:耶稣说:“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。”(太6:33)这不是否定“这些东西”(衣食住行),而是确立一个优先级的承诺。当我们以神的事为生命的第一追求时,神会负责我们真正的需要,并使我们能以自由、不黏着的心态来管理和使用物质资源。
 
  3.操练知足与慷慨的心:“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。”(提前6:6)知足不是贫穷,而是不为缺乏而焦虑,也不为富足而骄傲。它源于对神信实的依靠。同时,神赐下财富,也要求我们做的好管家,用财富去祝福他人,周济穷人,推动福音事工。慷慨是治愈贪恋世界的一剂良药。
 
  4.常常查验内心:我们需要常常在神的光中省察:我所爱好的,是正在享受的恩赐,还是已经成了捆绑我的偶像?我努力工作,是出于尽责与呼召,还是出于“今生的骄傲”和无限的贪欲?这种内心的警醒,需要圣灵的光照和神话语的雕刻。
 
  结语:从奴役到自由  从扭曲到平衡
 
  亲爱的弟兄姊妹,神并非呼召我们离开世界,而是差派我们进入世界,如同光进入黑暗,作盐防止腐败。一个真正理解“不爱世界”真义的人,不会是愤世嫉俗的隐士,而会是世上最懂得感恩、最会享受生活、最充满喜乐与平安的人。因为他们深知,万物源于爱他们的天父,他们在享用每一份恩典时,都与赐恩者相遇。
 
  让我们摆脱一切律法主义和苦修主义的捆绑,也警醒远离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陷阱。在这条中道上,我们既脚踏实地,认真生活,又仰望星空,心系永恒;我们既能尽情享受神所赐的一切美好,又能轻看一切可能阻碍我们认识基督的得失。这便是“在世却不属世”的奥秘,也是一个在基督里得着真正自由和丰盛生命的见证。
 
  愿我们都能活出这样的生命:以神为至宝,以世界为课堂,以人生为敬拜,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,彰显那份来自天上的、充满恩典与真理的荣光。
 
  阿门!
 
  特别声明:
 
  本文所述观点仅为对信仰与爱之关系的思考,不代表任何宗教机构立场。所有关于信仰的探讨,都应以尊重个体选择、促进心灵自由为前提。我们坚信,真正的灵性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与爱的实践,而非外在规条的强制。愿每个寻求真理的灵魂,都能在自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。
 
  本文所阐述的核心论证,首先源于笔者在灵修祷告中,受圣灵光照所得的领受与确信。其思想脉络与逻辑框架,完全出自个人长期的思考与寻求。在成文过程中,为求更清晰地表达这一领受,笔者在祷告中进行了文字上的整理与组织,并借鉴了通用的写作辅助工具以润色表述。然而,文章的全部观点与最终定稿均出自笔者本人,并经过恳切的祷告确认。
 
  笔者深知,一切真理的亮光皆源自上帝。若此文内容能带来任何启迪,愿所有的颂赞都全然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。
 

赞一下: ]

猜你喜欢

推荐阅读